凤凰山民俗村,一个让您“穿越”的地方
时间:2021-01-14 访问量:26068
消费日报·视点中国综合报道黑龙江电(辛枫)黑龙江省山河屯林业局有限公司凤凰山经营所原本是个木材生产“主伐”林场。2014年,国有森工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摆弄大半辈子木材的工人突然感到茫然,“人往何处去,钱从哪里来”成为一道摆在经营所领导班子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所党政班子决定依托凤凰山景区优势主服务区、职工群众参与旅游发展热情高涨的优势,通过多次踏查论证并征得多数干部职工的支持,选定了距离场部2.5公里处的一块8公顷的多经用地筹建东北特色的“民俗村”。
“万事开头难”。创业伊始,所领导带头并发动职工群众集资,24名党员干部、17名职工以股份制的形式共同出资200万元,建设一处集冬季冰雪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住宿,夏季民俗观赏、林中小憩、赏绿观花、自然垂钓、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农家乐”式旅游度假村。2014年10月开工兴建,当年建成木刻楞结构、总面积300多平方米的参观体验式仿古泥土民居7栋,200平米专门展示300余件林区生产生活工具用品等老物件的林区生活馆,建起木质仿古“民俗村”大门,建设了70平米的移动式雪具服务厅,并于12月19日正式营业,设有滑雪、雪圈、滑冰、悠波球、雪地摩托等初级娱乐项目,迈开了探索“吃螃蟹”新路的第一步,当年创营业收入2万余元,原本担心的职工心里有了底。
林区生活馆是民俗村里最能集中体现上个世纪林区生活元素的地方。由于历史年代的愈发久远,林区“老物件”的收集成了他们主要工作之一。为了秉持铭记历史、教育后人的理念,所领导想法设法,或发动职工群众捐献,或深入林区、地方村屯和旧物市场购买填充。“东北八大怪”在此真实再现,一件件展品传说着一个个“美丽的传说”,到此参观的游客纷纷拍照留念,回去讲给家人,传播周边。
2017年,他们又发动职工集资200多万元,新建、扩建了“民俗村”,118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人用餐的多功能大厅,1200平方米开设酒坊、煎饼房和适宜集体居住的大通铺火炕民居的“关东大院”,让您过足“山大王”的瘾,增设四位蜡像真人秀、增至500多(种)件林区生产生活老物件的民俗生活馆,象征一个时代的林区蒸汽小火车,都让您置身于林区的百年发展“穿越”情境中。客人来了,“村民”扭起“东北大秧歌”让你一下就爱上这里。大姑娘、小媳妇坐在炕上给您“剪窗花”,也可自己动手“剪一个”。穿着羊皮袄的守门人。“天王盖地虎,小鸡炖蘑菇”,对上“暗语”方可“进山”。再看看“村”民养殖的鸡鸭鹅狗、森林猪鸡绿色生态,“八大碗”农家菜物美价廉、南北皆宜。豆付坊、磨米坊、煎饼坊、纯粮小烧酒坊、山货坊等一系列满足游客参观体验式项目一应俱全。在此,你可以啃着冻梨冻柿子冰糖葫芦,吃着刚出锅还烫嘴的大煎饼、粘豆包,喝着冒着热气的新磨的豆浆和自酿的烧酒,还能亲身体验剪纸、摊煎饼、推石磨磨豆浆等劳动场景,其乐融融,宠辱皆忘。
自民俗村成立的六年来,年均收入超100余万元,参与入股的股民有了可喜的“分红”,就连没有参与集资的林场职工家属也安置了就业,为解决闲季增加收入探索了一条新路。
2019年,在上级组织的支持下,在全体股民的共同参与下,凤凰山民俗村辟建了木头营劳动场面、伐木全过程、木材综合加工全过程体验场,开办了养鱼池、垂钓馆,扩大了绿色蔬菜种植、绿色畜禽养殖、林副产品精深加工等健康休闲养生项目,丰富游客纯绿色、增健康的餐桌食品需要。
通过六年“滚雪球”式的发展,“凤凰山民俗村”现有包括33栋各式老式民居在内的固定资产1000余万元,手机信号、免费WIFI网络全覆盖,各项基础服务设施基本完备,村内开发的初级滑雪、雪圈、悠波球、滑冰场、冰爬犁、冰尜、铁轨手压车、冰上雪圈、雪地摩托、卡丁车、马拉爬犁等冰雪娱乐项目总有一款适合您,让您玩性大发、流连忘返。民俗村优先安排8名家庭困难的职工家属常年就业,旅游旺季时用工达到40多人,在此“打工”每月都有2、3千元的收入。
由于该所在带领职工群众产业转型发展思路正确、发展态势好,赢得了各级组织、各位领导的高度好评。2017年所长徐国臣和他的团队被授予“徐国臣劳模创新工作室”,2019年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殊荣。
“凤凰山民俗村”的成立,不但解决了凤凰山经营所职工群众夏季旅游半年忙、冬季半年闲、无收入的尴尬,还为凤凰山景区打造冰雪旅游、民俗旅游,实现四季游探索了一条持续发展新路,贯彻落实了习总书记“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要求,更重要的是借助冰雪资源,让游人近距离直观地接触了解东北林区历史悠久的开发建设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民俗生活历史,为聚力打造凤凰文化、实现生态资源与人文历史的有机融合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