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河南讯(记者:马永刚)2021年10月1日,中国未来研究会法律维权委员会普法进企业座谈会在郑州召开。
在座谈会上,中国未来研究会法律维权委员会主任、研究员、法学博士马博伟领学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文件,并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法治文化为企业培根铸魂,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主题,给大家作了专题辅导讲座。他在讲座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与依法治国理论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社会根基,只有筑牢这一根基,才能协调推进“三个一体建设”。《民法典》是市场经济基本法,为中国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基础性规则,重在保护私权利。企业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公司设立、合同签订,小到缴纳物业费,还有涉及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发展中的电子合同,网络电商交易运行等新兴法律问题,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其中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合同法》《担保法》《物权法》《民法总则》和《侵权责任法》都作了调整和修改。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这些修改内容,依据新的法律规范执行。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所有的经济交易是以合同的形式依法进行的,合同管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企业必须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建立必要的合同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严把合同签订、履行等各个环节,有效防范和降低企业法律风险,减少甚至避免合同陷阱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确保合同依法订立并得到全面履行,从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马博伟主任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法治文化,对新时代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适应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要求新期待,加快实现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未来研究会法律维权委员会积极开展法治文化进企业活动,就是帮助企业负责人和广大职工树立企业法治思维,让法治文化贯穿企业治理和职工培训教育各方面、全过程,普及民法典知识,引导企业干部和广大职工树立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运用法治思维进行决策,采取法治办法推进工作、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纠纷,在企业内部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为企业依法依规、诚信经营提供有力遵循和保障,从而促进企业安全健康发展。
河南省工商联经济联络部副部长郭英豪应邀参加座谈会,并就普法进企业活动给与高度评价。他说,开展普法进企业活动,积极普及宣传民法典和相关法律法规,对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以恒心办恒业,扎根中国市场,深耕中国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在座的企业家大力弘扬弘扬企业家精神,增强爱国情怀,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诚信守法,勇于创新,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他还将近期河南依法防汛救灾方面的有关书籍赠送给与会的各位企业家会员。
河南省工商联民商事仲裁调解中心主任董富强,北京和道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商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河南企业商会副会长高建涛博士,河南好邦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长、候补常务理事马前进,原人民日报市场报网络版《今日中国周刊》运营中心主任、法律维权委员会候补理事马永刚,河南天之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法律维权委员会特邀理事马福海,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品牌中国》频道主任马荫超等并就法治文化进企业有关问题作了交流发言。法律维权委员会主任助理和常务理事刘炎坤、周洪,常务副秘书长、候补常务理事陈仕顺,常务理事杜苗苗、陈开霜,通过微信视频也参加了座谈交流。
中国未来研究会法律维权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研究生、国际注册高级法律顾问师刘建辉主持座谈会,并在会上宣读了中国未来研究会法律维权委员会一届十五次主任常务办公会议有关文件(中未法委字【2021】016号),还就法律维权委员会2021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就2021年年会的筹备情况进行了通报。
法律维权委员会理事马兴旺、马玉波、马俊生、马亨敬,会员代表徐晓伟、马荫超、马本福、马中国、朱国彦等也参加了此次座谈会(中国未来研究会法律维权委员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