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福建省首座500千伏海绵型变电站厦门集美500千伏变电站投产送电,进一步满足厦门电网迎峰度夏期间安全可靠供电,同时为福建电网特高压线路“北电南送”新增通道的接入创造条件。集美500千伏变电站工程位于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该站总投资2.74亿元,工程新建1200兆伏安三相合一主变压器2台,500千伏出线4回,220千伏出线8回,首次在福建变电项目中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三相一体500千伏1200兆伏安变压器。
党旗飘扬 筑牢战斗堡垒
作为国网福建电力新时代“双满意”工程,在建设500千伏集美变电站过程中,国网福建建设公司坚持党建引领,该公司党委在工程启动时,即联合施工、监理、设计等参建方联合成立工程临时党支部,将党旗立在工程一线。临时党支部依托党建“六个融合”工作机制,对外服务民生,与属地政府党组织联建共创,联合九三学社开展健康义诊,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对内攻坚克难,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把党建与电网建设深度融合。在工程最后冲刺阶段,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最终实现工程提前半年竣工。
绿色发展 融入地方建设
厦门是国家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针对厦门地区降雨多,雨水量大的特点,国网福建建设公司将集美500千伏变电站打造成福建电网首座500千伏海绵型变电站。“相对于常规变电站,海绵型变电站能更好的适应天气环境变化,我们在站内设置了植草护坡、透水地坪等蓄水设施,可实现雨水调蓄,提升周边区域强降雨下的排水能力。”国网福建建设公司厦门集美50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经理郭向华介绍。集美变电站建成后将通过自身的“海绵功能”,让变电站内路面“会呼吸”,实现站内“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助力厦门实现“双碳”目标”和低碳城市建设。
科技创新 助力安全管控
集美变电站工程临时党支部组建“智慧工地建设”党员突击队,建设中试点应用“智慧工地”系统感知模块。从开工之日起,每周使用无人机拍摄施工现场,对工地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记录,利用三维设计系统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模拟、对施工图进行审查校验、对施工人员进行三维工艺交底;拓展安全帽功能,创新加入人员定位功能,确保关键人员到岗到位;结合视频监控,探索应用图像识别、分析系统,智能捕捉现场违规行为,用科技力量减少人力成本提质增效,有效提升现场管控。
图一、厦门集美500千伏变电站建成全景图。
图二、厦门集美500千伏变电站无人机检查。(吴福星 图/文:邱汝泉 吴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