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市墨河街道党建+移风易俗,让人情味更浓
时间:2021-02-24 访问量:26059
消费日报·视点中国综合报道江苏电(戈山虎)“还是这样好,热热闹闹办喜事,家主少操心,亲戚没负担”
“这样喜事新办,花费少,没负担,办完喜事全家轻轻松松,真好 ”
“还是党的政策好,移风易俗让我们老百姓受益匪浅”
一群正在墨河街道新黄一组钱慧家门口看热闹的群众开心地议论着。
今天是钱慧的儿子陈龙结婚大喜的日子,他们家没有大摆宴席,对前来祝贺的亲朋只是回赠了一些礼品。这种现象在墨河街道已经形成常态。
墨河街道党工委一直以来对移风易俗工作高度重视,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平台作用,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新风志愿服务队的作用,在移风易俗方面“破陋习、树新风”,为全民奔小康增加了新内涵。
首先,我们发挥好两支队伍作用,让移风易俗群众共参与。墨河街道自2019年3月份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10个村都成立了由村组干部、群众代表及各村红白事大总为成员的红白理事会,5月份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平台为契机,成立了11支文明新风志愿服务队。在移风易俗工作中各个村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和文明新风志愿者两支队伍作用,一改过去干部说为群众说,干部管为大家管的工作模式,让群众愿意听、能接受。同时修订村规民约,全面规范红白事办理时间、规模、开支等,如喜事彩虹门不超过两个、白事花圈不超过五个等,新村规民约成了村民的“行为指南”。
其次,以“四个一”为抓手,让移风易俗落细、落实。一份责任状:街道办和村里签订的移风易俗管理服务责任状;一封公开信:志愿者倡议全体村民参与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公开信;一份承诺书:只要收到网格员反馈的信息,由红白理事会和志愿者第一时间上门宣传、引导,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严格按照约定标准进行事前、事中、事后服务和监督。一份关爱:按照承诺,喜事彩虹门不超过两个,白事花圈不超过五个,电子松门不超过两个。对信守承诺的群众,村委及时提供一份关爱,喜事由村里免费赠送一个彩虹门,表示祝贺;白事由村里统一定制一个电子松门,以示哀悼。
第三,“四上门”工作方式,增加了关爱与亲情。一是辖区群众家有红白事,必有村干部带上红白理事会成员和文明新风志愿者上门服务,并做相关政策讲解;二是辖区群众家有急、难、险事必有志愿者上门,及时提供服务,帮助解决困难;三是邻里纠纷、家庭不和必上门,争取做到使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矛盾就地化解不上交;四是关心关爱上家门,对留守儿童、65岁以上的孤寡老人每天上门走访探视、查看饮食起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帮忙解决。
“以前在外辛苦挣一年,回来还了份子钱,口袋就空了一大半,”史圩村村民苏中成说,由于恐惧这些“人情债”,他和妻子带着小孩在外面打工有时真不愿意回来过年。
“如今,移风易俗改了规矩,不出份子钱,再也不用担心超过负担的‘人情钱’了,回家一身轻。” 王荣广,袁增秀夫妻俩开心的说。
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不断推进,墨河老百姓因陈规陋习、人情债务带来的烦恼已经逐渐消除,人情味也更浓了。